廣西壯族自治區三〇七核地質大隊位于貴港市港南區江南大道西段,占地面積一百多畝。單位前身為核工業部中南地勘局三〇七大隊,1965年3月成立,1999年開始屬地化管理,2001年由廣西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管理,同時更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三〇七核地質大隊”,2018年4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明確為公益一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單位下設地質勘查院、廣西放射性核素檢測中心貴港分中心、地質科、環評科技所等部門和科室24個,是集放射性礦產及其它礦產地質勘查、地質災害調查與評估、放射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技術性服務、巖礦石分析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勘查單位。
大隊現有在職職工268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7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4人,目前直接從事地質勘查專業人員120多人,擁有地勘儀器設備200多臺套,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建隊以來,大隊找礦足跡遍及桂、黔、滇三省(區)50個縣市,始終堅持以鈾礦和其它礦種勘查為主業,成果顯著,為我國核工業的發展及“兩彈一星”的研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共探明大型稀土礦床兩個,中型鈾礦床兩個,小型鈾礦床六個,中型鋁土礦床一個,小型金礦床2個,礦產點一批,完成和提交了多個自治區大規模地質找礦項目。在地質科研成果方面,先后取得各種科研成果獎30多項。其中“運用TQC理論使工程鉆頭壽命成倍提高”獲核工業總公司一等獎;《廣西鈾礦成礦規律與預測研究》課題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隨著地質找礦和軍工鈾礦地質勘探設施退役整治工程項目工作的深入開展,歡迎有志于地質找礦事業的高校畢業生和我們攜手共創明天的輝煌。
展開全部